综合素质评价别变成“拼出身”
教育·美文·感悟
写打动人心的文章,做百分之百的原创。
交流/合作-微信:hbliuchanghai QQ:466015734
点击题目下方蓝字关注明珠絮语
今天的中国新闻网报道说,目前已有27省份公布高考改革方案,大多数省份都有针对录取制度的相关改革措施,此外,多省份都明确将学生综合素质列为录取的重要参考因素。
客观地说,素质教育喊了这么多年,大学在录取时考虑学生的综合素质,不再一考定终身,这是教育改革的题中应有之义。
不过,如何评价一个学生的综合素质,这是一个难题。可以想象,将来的综合素质评价,不会评价学生上墙爬树、捞鱼摸虾,肯定会更多地倾向于琴棋书画、社会实践。
而在这些方面,越是发达地区的学生,越是家庭经济条件好的学生,可能越占优势。显然,如果将综合素质评价纳入高考,最终很可能会变成“拼出身”。那些没有上过这样那样的兴趣班,甚至连大城市都没去过的农家子弟,会更加缺乏竞争力。
而且,很多时候,学生综合素质的高低并不能真实反映出学生个体潜能的高低,而只是体现了其身处的阶层和平台的高低。如果以此为据进行高考招生,其实是背离了综合素质评价的初衷。
谁也不反对将学生的综合素质纳入高考招生的考察范围,但在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严重不均、居民间贫富差距较大的情况下,高校在招生中增加过多的“综合素质”因素,可能会造成新的教育不公。
到目前为止,高考仍然是最公平的选拔人才方式。虽然不排除个别“高分低能”的情况,但谁也不能否认,高考能考出高分的,绝大多数都是优秀的人才。
更重要的是,高考能考出高分,是贫困的农村孩子在这个社会里的最后一份希冀和自信。分数面前人人平等,是农村孩子和城市孩子之间最大的公平。如果把所谓的综合素质评价提到过高的位置,只会让穷人家孩子上升的通道更加逼仄。
这显然不是我们希望看到的结果。
声明:本公众号所有文章均为原创,欢迎转发朋友圈。任何公共平台(包括微信公众号、商业网站、传统媒体等)转载需联系作者授权并支付报酬。
扫描或长按二维码
关注本公众号